标题: 独爱萧峰 [打印本页]
作者: anny 时间: 2004-3-11 18:43 标题: 独爱萧峰
莾莾青山,巍巍雁门,横刀向天,一死为何?
他就是悲壮的化身。
在我的脑海中定格一的幕是在那雁门关外万仞绝壁之上。朔风凛冽,大雪纷飞,萧峰一人矗立,不乏豪气的脸上满是惆怅,苍茫的眼神之中透露出恒久的凄凉、痛苦与孤独。。。。。。
身为契丹人,却在中土长大。这双重身份给了他双重的感情,也由此产生了双重的矛盾和痛苦,使他一生所遭受的挫折、误解与委屈,远胜于旁人。他的身世,奠定了他悲剧的基调。大辽与大宋,恰似他的生父母与养父母。他受大恩于宋人,宋人将他养大,宋人教他做人,宋人授他武功,宋人传他帮主之位。他接受了宋人的一切道德观与价值观,他岂止与宋人血肉相连,他简直就是宋人。然而宋人杀他母亲,害他父子分离,宋人瞒他身份,教他杀戮契丹同胞。在知道他身份之后,更偏激地歧视他,不念他功勋卓著,翻脸不认人,将他革除出帮,一味抛弃。更不分青红地污陷他杀害父母师父,将他贬得猪狗不如。一切仅仅因为他是契丹人,是一个他自己都不知道是的契丹人!
自己为丐帮沤心沥血,为抗击辽人的侵略披肝沥胆,却只是因为出生就横遭指摘和唾弃;自已养父养母、授业恩师死于非命,本来最为悲痛的是自己,却又担上莫虚有的罪名。一腔冤屈悲愤向谁去诉?!我爱大宋,奈何宋不容我。
萧峰是一个有事业心、极重情义的人。这样的凉薄人情,这样感情上的厌弃,实在是比生割他肉还让他寒心。
回归大辽,似乎是萧峰较好的归宿了。塞外的朗朗雪峰、茫茫草原,似乎才是他纵马弯弓的好场所,打猎饮酒、不问江湖的生活,似乎才可以稍舒他心中的积郁。结识完颜阿骨打、耶律宏基,才都是意气相投的血性汉子。然而“辽狗”“宋猪”以至于女真,都水火不容,象萧峰那样一个重情义的人,夹在这样的民族矛盾之间,好景又焉能常久。
好景不常,因为萧峰一直恪守着自己忠信与侠义的信条。
他与宋人、与中原江湖的恩义情仇,又岂是几碗绝交酒能洗得净的。
看到宋兵“打草谷”,他出手救人,打死几十名宋兵;他为救阿朱,不惜舍弃自己的名誉、前途和生命,在聚贤庄力战数百人,杀人无数,因此更为中原武林所仇视。他不忍看到宋辽相互残杀,在边境禁绝了“打草谷”。在少林寺痛斥慕容博,一席话何等大义凛然!他身上流着辽人的血,然而宁死不肯攻打大宋。甚至在辽帝领兵攻宋时,他和两位义弟冲出重围,杀害辽人无数,向宋报信。他三军阵前勇擒耶律宏基,退辽兵,使耶律宏基作出有生之年决不犯宋的承诺。其仁其义,天地共鉴!
然而萧峰的悲剧也因此达到了极点,萧峰的路也因此走到了尽头。雁门关不允许他进入大宋,然而他纵然入宋,又将何为?耶律宏基更是不准他回到辽帮,然而他纵然回去,又如何自处?呜呼,天下之大,竟无一人立身之处;仁义之士,竟为世所共弃!阿朱,阿朱,不如去陪伴你吧!
老天竟残忍至斯!金老爷子竟残忍至斯!
他若早早归隐,避之大吉,说不定也不至于走到绝路。然而似他那样的为人,太过有责任感,太有担当,太重情义,使得他无法飘然世外,使得他注定是这浊世滚滚中的苦难英雄。
唯大英雄能真本色。
他是那骏马秋风漠北的豪壮汉子,又是忠肝义胆的江湖侠士。他一生的成就是凭自己双手创造的,而不象段誉虚竹之辈偶得奇遇,一个靠吸人内力起家,一个靠继承遗产得势。当那几位还乳臭未干的时候,只略大几岁的萧峰便已久经江湖历验,侠名远播,成为了领袖群雄的丐帮帮主。
“。。。似这条大汉,才称得上英气勃勃。。。”段誉只第一眼,便被他折服。
当明了自已的身世之后,“从此不以契丹人为耻,也不以大宋人为荣”,对谁都是一句:“我就是契丹人萧峰。”何等坦荡,何等磊落!
每每萧峰一出场,当场的所有人等,英雄豪杰也好,鸡毛杂碎也罢,统统都黯淡了下去,象电压不足的灯炮。纵然是大敌当前、重围之中,他仍熊视虎步、笑谈暢饮、挥洒自若,众人的目光不得不象聚光灯一样集中在他身上。少室山下,一人力战慕容复、丁春秋、游坦之三大高手,飞沙走石。那是何等的英雄气概,何等的个人魅力。
杏子林中,帮内突临巨变,萧峰从容冷静,坦坦荡荡。述一人之功,便免一人之罪,而替插一法刀,以自己的鲜血为长老们洗刷罪过,以避免帮内冲突为要虑,毫不介意众人刚刚的讨伐之势。及至后来脱离丐帮,仍不忘丐帮荣辱安危,全心相助。那是何等性情,何等侠义!
少林寺中,听得那老僧讲明自己父亲身受内伤之后,立即下跪为父肯求神僧“慈悲解救”,拳拳赤子之心,与慕容复的凉薄恰成鲜明对照。
更记得当风波恶等人无礼挑畔而被陈长老的蝎子咬伤之后,萧峰不但令赠解药,更有那一句“我来替风四爷吸毒”,又是何等心胸!
萧峰对于自己的感情是明了的。本来这样的英雄的爱,必爱得惊天动地、山河变色。然而萧峰爱情的不幸,为他悲壮的命运,平添了最孤苦、最令人心碎的一笔。
他于背负身世迷雾、又被所有正义之士误解唾弃之时,猛然间得到一位红颜知己,当然是大苦中之至乐。为治阿朱之伤,他虽千万人而往,明知聚贤庄是个虎口仍义无反顾。阿朱不知那一句“我明天就带你去找一个天下神医”竟包含着刀山火海,包含着萧峰用自己的生命下的赌注。天可怜见,终有雁门关外,两心相知的剖白。
这本是一对壁人。萧峰对阿朱由怜而爱,日日谈心,两人情义渐深。恐怕这是两人一生中最为幸福的时刻了。却不料欢乐总是短暂的。小镜湖畔,青石桥上,晴天霹雳。阴差阳错,阿朱竟然死在萧峰自己手上,以至“塞外牛羊空许约”。老天复何残忍至斯!金老爷子复何残忍至斯!萧峰是什么样的铁打的?才能经受住这样的打击。
。。。。。。
“就是比你美上百倍的人,初时我也不在意,等到在意时却已晚了。”
“在我心里,只有阿朱一个女人。”
“。。。我误杀了阿朱,终身不会再娶的。四海列国,千秋万载,就只有这么一个阿朱,岂是一千个一万个汉人美女所比得了的。。。”
。。。。。。
难怪,难怪阿紫也要爱上他,纵使飞蛾扑火,也要爱上他。
因为,爱就要爱这样的人,英雄豪杰、才略盖世;爱就要爱这样的人,大义凛然、无畏无惧;爱就要爱这样的人,豪气干云、铁骨铮铮;爱就要爱这样的人,大仁大义,至性至情;爱就要爱这样的人,重情重爱、生死不渝。
若萧峰化身为这世上之人,又若我化身为他那个世界中的人,我定当穷此一生,追随于他,生死不渝!
作者: 玫瑰与咖啡 时间: 2004-3-11 18:55
萧峰……英雄……
自古英雄多磨难……经受的起考验的才无愧英雄的称号
作者: 江雨霏霏 时间: 2004-3-13 22:30
以前小的时候,很喜欢郭靖,喜欢他和蓉儿之间简简单单的爱情。也想将来自己这般遇上一个这样的英雄。
但以后又看了天龙,才知道真正让人看了万般感慨的原来是乔峰!
也许是因为他是个悲剧的英雄吧,所以更让人觉得可叹可敬!
作者: 蓝田 时间: 2004-3-14 01:19
不讲平仄对仗
有感而发一些
死去万事皆成空
千古流云慕英雄
光明磊落重侠义
万千豪杰倾服中
幼失双亲误杀妻
始信命蹇不融通
人生几处无难事
谁家辗转叹萧风
作者: 小貂 时间: 2004-3-14 12:44
悲剧的结尾才叫人更加难忘。死有时可以成为永恒的
作者: 小邪 时间: 2004-3-19 22:35
不怕你们笑...第一次看"天龙八部"(小说)...以后...我的梦中情人就是"萧峰"
作者: 小邪 时间: 2004-3-19 22:35
哈哈哈......
作者: yuexiaoyao 时间: 2004-3-20 14:45
为什么别人要笑?
试问谁能不爱萧峰!!!
[em08][em08][em08][em20][em20]
作者: anny 时间: 2004-3-22 23:19
乔峰是《天》第一主人公。他是金庸笔下第一大侠;同时他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说他是金庸笔下第一大侠绝非夸大。这是因为他具有十分健全的性格,甚至可以说是金庸所塑造的最完美性格。他与郭靖同为“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但比之少了几分笨拙与木讷,多了几分机智和灵变;他与杨过同为性情中人,但比之少了几分跳脱“滥情“,多了几分沉稳凝重;他与张无忌同为武功绝顶高手,但比之少了几分“剪不断,理还乱“的优柔寡断,多了几分“拿得起,放得下“的干练气概;他与陈家洛同为群雄之首,但少了几分“三心二意“(尽管后者也是有情可原)与胡乱猜疑,多了几分感情专一与自信敢为。
《天》中有多处描写刻画了乔峰的健全性格:杏子林中他一出场就显现出粗中有细、宽容而又坚持原则的性格;随着情节的发展,他的性格逐渐展开:对阿朱的侠骨柔肠,报杀父之仇时的智勇双全,照顾阿紫时显示出的重于信义与心思细密,直至最后“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奋英雄怒“时的铁骨丹心,作者完成了一个英雄、大侠的性格的全面刻画,向我们展示了一位侠肝义胆,大智大勇、铁骨柔肠的大英雄、大豪杰。他是金庸笔下我最喜爱的男性人物;他性格的某些侧面,他行事的某些方法,在现在也对我有着很大的启示。以上我对乔峰的性格作了很高的评价,对他的行事给予了高度的赞美。也许会有人说,确实,乔峰有着很多的性格优点,不过他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复仇心太强。这一点断送了他在中原武林的身家地位,也断送了阿朱的性命,更害死了聚贤庄无数中原武林豪杰……是的,这是一种很自然、也很有说服力的认识;它也曾一度俘获了我的“天龙观“。不过随着年龄增长,思想加深,也由于读了更多的文学作品,我意识到,这种“复仇心“绝非乔峰的性格弱点,而是归于金庸为他设定的“大冤孽”。这是我对乔峰的理解,也是我对金庸笔下的很多人物的理解;以下不妨称之为“冤孽观“。本文拟就乔峰复仇一事,展开讨论一下我的“冤孽观“。
我们先来总观一下作者为乔峰设定的这个“大冤孽“:他本来在中原武林中拥有“北乔峰“的美誉,身居丐帮帮主的武林重位,德服帮众,誉享天下;结果一夜之间什么都变了:在杏子林中他被告知了一段武林旧事,而他竟是故事中那个契丹婴儿。从此他一步步地陷入了这个大冤孽:先是自己都搞不清自己的身份,为之苦恼不已;随之在取证途中莫名奇妙地背上了“杀父、杀母、杀师“的不齿罪名;聚贤庄一役中为了自保,他破了终生不伤汉人的誓言,与中原武林结下深仇;结识了阿朱,两情相悦,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而眼看即将的幸福生活却被他自己一掌击得粉粉碎;接着他就陷入了民族感情与个人感情的激烈交战中,正可谓“胡汉恩仇须倾英雄泪“;在经历了一番情劫(他与耶律洪基的兄弟之情;阿紫对他的痴恋之情)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之后,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胡汉两族十年的和平,换取了天下百姓的平安生活,换取了朝中文武的歌舞升平;而他自己,则用这唯一的方法走出了这个大冤孽。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这一切故事的根源都是一个“仇“字。但绝不能因此推出乔峰复仇心强的结论——试问,换作你我,身世初明,杀父杀母的大仇如何能不报?(也许在现代社会这种情形不会出现了,但考虑这个问题时不妨设身处地,把自己置入那个社会,那个背景。)至于在报仇的过程中是否不择手段伤及无辜,我认为乔峰已经做得相当节制。我们不妨看看另一位复仇者,乔峰的生身之父萧远山。他为了复仇杀死了乔槐夫妇、玄苦,以及所有了解内情的人——他是从一个契丹人的角度对曾经伤害过他和未曾伤害过他的汉人进行报仇的。比起萧远山来,乔峰的复仇可以说轻得多,他只是找那个“带头大哥“,为找到这个人他遍访所有知情者,也采取了一定的手段——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却从不滥开杀戒、伤及无辜。聚贤庄一役他虽犯下无数杀孽,但那也是被逼自保。就这样,他陷入了这个民族仇恨的泥潭。他其实很清醒这样下去的后果,因此总在提醒自己早一点、再早一点,退出这个游戏--All that he wants只是那个“带头大哥“的姓名,然后找之一决胜负,了结恩仇,从此引退江湖,与阿朱放牧塞外。然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多舛的命运远远强于他那骇世惊俗的拳脚和掌力。随着一个又一个知情者莫名奇妙地死掉,他心中的希望一点点在破灭。终于,在世上最后一个知情者--马夫人的嘴中他得知了自己的“大仇人“原来是大理段正淳。他找到了段正淳,约他三更在小镜湖石桥相见,一决胜负,了结恩仇。不,他绝非残忍,更绝非凶悍;即使在杀父仇人面前,他也折服于“段正淳“的英雄气概,心想“若非父母大仇,一定与之化敌为友“。他一年来的奔波与痛苦全都将在这三掌中了结。这真是一个痛快的结束,之后他就可以携着心爱的阿朱,远赴塞外,过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了。相信他这势不可当的一掌劈出时他心中一定是充满着释然与向往,为父母大仇得报而释然,为垂手可得的幸福而心驰神往。
然而,冤孽岂是这么容易走出的?这势若风雷、开石劈碑的一掌竟酿成了他一生最大的遗憾和痛苦——那掌下的“段正淳“竟是他最最心爱的阿朱所扮。这一掌,打死了阿朱,也击碎了他梦寐以求的幸福,更使他在日后的生活中无时不处于深深的自责与悲痛之中。许多人认为阿朱死得不值,或至少可以换种方法保全她父亲与乔峰双方的性命和利益,后种观点,涉及原书的情节设置,下文再提;但我绝对要说,阿朱确实用自己的生命——纵然也许应还有更好的方法——挽救了乔峰走向更深的冤孽。试想,若乔峰真的打死了段正淳,他在义弟段誉面前如何自处?难道段誉会顾全结义之情而置父仇于不报?乔峰又如何在阿朱面前自处?这就好像《雪山飞狐》最后,假如胡斐那刀砍了下去,他如何回去面对正在翘首等待他和苗人凤回来的苗若兰?他又如何在天下英雄之前自处,尤其当真相大白(段正淳并非“带头大哥“)之后?如果阿朱把真相告诉了乔峰又怎样?我认为,正是金庸对乔峰还算“笔下留情“才没有这样设计情节。试问,一面是一年来苦苦追寻的“杀父仇人“(尽管后来他才知道这个仇人是假的),另一面是他心爱的阿朱,他会如何行动?不,这简直太残酷了,也许这样阿朱不会死,段正淳不会死,但这一切残酷的抉择都留给了乔峰。他会像《甘十九妹》中尹剑平那样手刃仇人后自杀以谢红颜知己?还是会像《萍踪侠影录》中张丹枫那样发疯发狂?总之,阿朱一定设想到这一切,所以才毅然把一切罪孽由她自己承担,换取父亲的性命(这并不主要),更为替心爱的乔峰作出这了爱与仇的痛苦抉择。
乔峰至情至性的一面在这时凸现出来了——说实话,在阿朱生前乔峰对阿朱的感情不如后者对自己的深厚,这是真的;他对阿朱的感情中恐怕还是有相当比例同甘共苦过的患难之情与感激阿朱不嫌弃自己是契丹种的感激之情在里面。但在阿朱死后,尤其是真相逐渐明了之后他对阿朱的感情就上升到了新的高度;阿朱真正在他的心中和感情世界里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再说得深入点,他对自己亲手打死阿朱始终怀有极深的罪孽感,他无论何时想及此事总会陷入深深的内疚、自责和痛苦。但人已阴阳两隔,因此他只好立志终生不娶来赎回自己的罪过,以告慰阿朱的泉下之灵。乔峰是“性情中人“,误杀阿朱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自杀相伴阿朱于地下。但无情的“大冤孽“再一次捉弄了他:在他举掌过头准备自行了断之时,小屋里墙上的字迹映入了他的眼帘。我们不妨仔细读一下原著中那处的文字,我觉得真是对我听说的“大罪孽“的一段绝佳阐述。段氏夫妇相劝之后,乔峰打消了自杀的念头,转而去追查事实真相,这一次他的精神已被这场“大罪孽“折磨得不成样子,可谓“心神俱伤”——在父母大仇之上又加了一重误杀阿朱之账。在信阳马夫人家里他观看、亲历了一场人寰惨变,似乎一切都已真相大白,这场“浩劫“也应告一段落了。但“冤孽“远未结束——阿紫又缠上了他。阿紫这个人物,通常都是很不受欢迎的,她狠毒、自私,但她对姐夫乔峰的痴恋却是无可怀疑;她的加入使乔峰身处的“大冤孽“又额外加了一层情孽。(顺便说一句,很多《天》的读者和评论者都认为,“朱紫争峰“是《天》中十分精彩而又出人意料的一笔。)在小镜湖畔,她目睹乔峰的超凡武艺和侠骨柔肠,尤其是乔峰在阿朱墓前那至性至情的举动使她这个从小长在尔虞我诈、阿谀奉迎的星宿海的少女第一次领略了人间的真正爱情。乔峰是她的姐夫,也是她所认识的第一个用真情的男子,在大多数时间也可以说是她唯一的亲人与靠山,因此很自然地,我们可以想象到,尽管她嘴上与乔峰吵架,行动上也处处与之作对,但这个男人已经在她情窦初开的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因此,她对乔峰的痴恋也就是非常可以理解了。
这样一来,乔峰又处于新的一重情孽中,他自己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死去的阿朱,无时无刻不在深深的内疚、自责之中度日;与此同时,他又得遵守在阿朱临终之前许下的诺言,对阿紫悉心管教照顾,为之“莽苍踏雪行“,为之“赤手屠熊搏虎“;他也并不是完全意识不到阿紫对自己的情意,但他对阿朱的感情太深太深,他在感情上绝不会有、也绝不会允许自己有半步越轨。开始时他对阿紫的照顾只是出于阿朱临终托付的兑现;到了后期,随着两人同经患难,大概在乔峰心中也有了一种介于“兄妹“与“父女“之间的“准亲情“。他发觉阿紫痴恋自己后就在竭力撮合阿紫与游坦之。但是恐怕他还是对阿紫的痴情程度低估了许多;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在辽国皇宫,一向精灵古怪的阿紫竟中了辽国王妃的一个并不十分高明的计谋,只因为她以为这样可以使乔峰将她一阿朱同样看待,爱她娶她——忘了是哪位哲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恋爱中的人头脑发昏(大意如此)“,可见她对姐夫的感情绝非乔峰所想的“初恋时的……“。在书的最后乔峰自尽之时,想必他也不会想到阿紫竟会挖出自己双眼,抱着心爱的英雄跳下悬崖吧!带着垂危的阿紫,乔峰来到了他的故土——大辽,还机缘巧合与大辽皇帝耶律洪基拜了把子,当上了辽国南院大王。这时他已被一系列的冤孽折腾得心神俱伤,只想在故国安度余生,不再过问中原武林之事,照顾好阿紫以告慰阿朱泉下之灵。然而残酷的现实却不肯放过他,阿紫寂寞难耐而出走,又被星宿海的人抓走,几经变故,濒临生死。怀着对阿朱的万分内疚,乔峰不远万里赶回中原施救阿紫,因此介入了少林寺一役,这一役使他的一系列疑窦得到了答案;无情的命运再一次开了他的大玩笑:他苦苦查访的“大恶人“竟是他自己的生身之父萧远山!而导致当年雁门关惨剧(也可以说间接导致了阿朱被误杀)的罪魁亦现身。在扫地僧的教化下,“王霸雄图,血海深仇,尽归尘土“,两人都皈依佛门,结束了他的各自的冤孽;这一切乔峰都看在眼里。他是“佛之侠“,扫地僧也说他有一颗“佛心“;但他不能像父亲一样出家修行,因为他还以天下为已任;身为辽国南院大王,他心知自己身负辽、宋两国人民的幸福与和平。因此他依依地告辞了,带着责任与承诺辞别了相认不到一日的生身之父。
岂知回到大辽,他又遇到了更大的抉择——是否服从君命带兵攻打大宋。这是一个比以往任何一次更大的难题:攻打宋国,违背了父亲的嘱咐,是为不孝;燃起边境战火,民不聊生,是为不仁;不攻宋国,违抗国君命,身为契丹人,是为不忠;更何况辽国皇帝耶律洪基是他义兄,不助之,是为不义;忠孝两难全,仁义不相容,我们的英雄怎么办?不行,这场罪孽太大了,乔峰不希望宋辽交战,也不想与耶律洪基发生冲突,他只好挂印封金一走了之,牺牲自己一个人的功名富贵,以换取天下百姓的安宁与幸福。偏偏这个“大罪孽“走也不让你走——阿紫被热恋冲昏了头脑,竟中了望妃的毒计,使乔峰走亦不能。大英雄的号召力这时显现出来了。他被困在辽王府中,中原、大理武林人士都来相救,三兄弟再次合力,杀出了王府。在雁门关外,又遭遇耶律洪基大军,情势万分紧急,而段誉和虚竹却又施展神功,擒住了耶律洪基当作人质,乔峰应该说已经完全脱离险境了——读到了这里,大多数读者会长松一口气。是的,乔峰用事实洗清了自己与大宋为敌的罪名;少林寺前他杀父、杀母、杀师之罪也不攻自破了,应该说是皆大欢喜了;加之他又胁迫耶律洪基发誓十年不侵大宋,应该说他为大宋立了大功。但是切不可忘记,我们是从一个汉人的民族观去看乔峰及这个大结局的,因此我们认为这是个皆大欢喜的“大团圆“,但乔峰是契丹人,大辽是他的故土,以当时的观念可以说也是他的祖国,为了邻国与自己祖国百姓的共同利益,他不得不选择了背叛——背叛自己的祖国,这是一种怎样残酷的选择啊?这是他自己所不能宽容和原谅的,他的“大冤孽“至此已从一人的“情孽“、一家的“仇孽“升级到了家国之孽,从而达到了最高点;他也因此(至少是他自己这样认为)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因此最后的解脱方法只有一死。这是我对乔峰自杀一情节的理解:从某种角度确实可以说是“为了大宋与大辽两国的和平,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宁“云云,但从更大的高度去看,这更是他人生轨迹的一个必然终结。任何人一旦陷入像他经历过的这样的“大冤孽“,不闹个鱼死网破,就不会走出。
此处还要对以上阐述的“冤孽观“说明一下;这种对人物及情节的理解并不是传统的“皇天有命“,一方面是命运的捉弄,但更大的成分是人物自己的性格所决定:他若不是“性情中人“,就不会有与阿朱、阿紫的情孽;他若不是快意恩仇的好汉,就不会陷入一系列的仇孽;他若不是有一颗普渡众生的佛心与开明的大民族观念,他也不会陷入最终的家国之孽。以上我用了较大的篇幅阐述了一下我用这种所谓“冤孽观“对乔峰这个人的理解。实际上,金庸笔下的很多人物都处在这样一个“冤孽“之中:《神雕侠侣》中的程陆姊妹,公孙绿萼、郭襄、李莫愁,《书剑恩仇录》中的霍青桐姐妹,《笑傲江湖》中的岳灵珊,《射雕英雄传》中的穆念慈、华筝……一干失恋或“有情人不成眷属“的人都在情孽中度日如年;陈家洛与乾隆,胡斐与苗人凤,张翠山与殷素素,都在“情“与“仇“的罪孽中挣扎;不光金庸小说如此,放眼所有优秀的武侠作品,大多成功地刻画了种种“冤孽“;练霓裳与卓一航、飞红巾与杨云骢,龙啸云、李寻欢与林诗音,都有令人唏嘘的“情孽“;李寻欢与龙啸云,张丹枫与云蕾,都有友情、爱情与仇恨的冤孽,其实不光武侠作品,很多中外文学经典都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的“大冤孽“:《红楼梦》整部书是一场大冤孽;哈姆雷特一生处于复仇之孽中;冉·阿让饱尝了悲惨世界的种种罪孽;卡西莫多及他的养父,包括爱斯美拉达都在复杂的情孽之中……这就是我眼中的乔峰——一位经历了一场大冤孽的英雄,在《天龙八部》这部“有情皆孽,无人不冤“的喻世明言中,他的冤孽构成了全书情节的主要成分,也是最发人深省,引人深思的一个部分。每次读到想到他的故事,他的遭际,都令我喟然长叹,深思一番。
作者: xushidong57 时间: 2004-3-23 14:46
不想anny代我写了这样一篇文章,看过电影《无间道》之后,对比《天龙八部》的萧峰,我以为都是“角色错位”的结果。
单说萧峰吧。他是汉人养大的契丹人,糟糕的就是在汉人的眼里是契丹人,在契丹人的眼里是汉人,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彻底失败(虽然他想努力去“演”好,但是怎奈观众总是不认可)。
和平时期大家尚能宽容,一旦挥刀舞剑甚至兵戎相见的时候,对他不信任的想法又重新在每个汉人或契丹人的脑子里冒出来了。中原人士跟他翻脸成仇固然众所周知;可是当他被救出牢笼的时候,救他的人为了给辽兵制造混乱,谎称耶律洪基死讯,契丹的老百姓就很自然的想起了萧峰这个“辽奸”。
看到汉人辽人相互残杀,尤其是为了自己,萧峰心中的罪恶感只有更重。终于情况到了无法收拾的程度,他的两个兄弟擒住了他的大哥。
也许他可以逃避,可是天下之大,他能逃到哪里呢?大宋契丹是不可能了,投靠二弟三弟?他不是一个可以长期寄人篱下的人。西夏吐蕃?他的才能注定了他即使逃到了远离宋辽恩仇的地方,还是摆脱不了是非的漩涡。一旦宋朝和西夏/吐蕃交兵怎么办?即使逃到了女真部,他的未来就能和辽金的矛盾无关了吗??(虽然直到最后一刻,他还幻想过回女真部过放牧的日子,但是玄渡大师提出宋金联合对抗辽国的想法迅速破灭了他的幻想。即使没有玄渡的建议,在未来的阿古打灭辽的时候,萧峰又怎么可能独善其身?到那个时候,他还能往哪里逃?)
也许唯一的去所就是跟他父亲一样,皈依三宝。(题外话)
萧峰的角色是错位的,他要生存就必须陷入“杀劫”,杀与被杀都是违反本意的。终于到耶律洪基被擒的时候,他也被逼进了死胡同。既然要生存就会有杀戮就会痛苦,不如放弃得好。
人性在他自杀的那一刻放射出了夺目的光芒。从此,他身上背负的“劫杀”消失了。正如《无间道3》里的刘警官,想做好人,可是为了生存却要不停的出卖身边的好人,以为替社会除去了又一个黑社会的卧底杨锦荣,结果是又一次错杀了好人。活着,他做不了好人,为了做好人,只有选择死,当刘德华饮弹自尽的时候,终于得到了家人和警察同事们的谅解。
人,应该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这样生活得会快乐些。
作者: 烟轻晓寒 时间: 2004-3-24 21:31
论到各个方面,萧峰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侠。无怪乎有两个一个憨一个直的结义兄弟。能令令狐热血追随、小宝退避三舍的,当此一人尔。郭靖是万万不能的。
郭靖守襄阳守了一辈子,襄阳早已成了一座孤城,天下早已改了姓;萧峰舍得一己之身,换来宋辽两国几十年的太平,同样是舍身成仁,结果却是这么的不同。郭靖也只得一个但尽人事各凭天命,萧峰却是粗中有细,否则也做不了丐帮帮主、南院大王。萧峰的精细,能成大事;郭靖自然没有这份精细,要黄蓉来补足,黄蓉女性的冰雪聪明,却毕竟和大英雄的精明不可同日而语。
作者: 柳汇源 时间: 2004-3-26 14:57
说到郭靖和萧峰,我的认识和烟轻大哥有点不同。郭靖绝对是属于那种鞠躬尽瘁的大侠;而萧峰更接近于适逢其会的侠义、慈悲行径。比如萧峰身陷牢笼的时候,小说就说他不是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既知战争不可避免,便放开怀地吃喝(我没有指摘萧峰的意思,的确这种情况下吃喝是最好的行为)。
其次,萧峰并不想把事情闹的不可收拾,即使在群雄救他的时候,他也没有想过擒拿耶律洪基,毕竟他不可以违反忠义,甚至他还想过事情结束后到女真部过平淡的生活。只是他两个兄弟的行为把他“逼”到了那个境地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叫禅于折箭、自杀以全忠义是他自己的选择,这正是他人性光辉之处。
作者: sdfan 时间: 2004-3-27 16:05
想不到我和世栋大哥的看法一样!
萧峰的悲剧结果造就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可能人性都是这样。但是真正的英雄未必就需要轰轰烈烈,郭靖镇守襄阳,襄阳成了一座孤城,如果不守,整个宋朝只怕也差不多。正如书中所说,如果让蒙古人或女真人得了天下,天下老百姓只怕更加受苦-----------元朝只短短的不到100年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作者: 罗斯 时间: 2004-3-27 16:47
英雄啊!!!
作者: 烟轻晓寒 时间: 2004-4-4 04:11
唐时人文最盛,北宋科技最发达,元时疆土最大。
南宋呢?
看看余秋雨的《一个王朝的背影》吧。和金庸的历史观惊人的一致。
金庸在三联版序言中说:后期的小说民族大融合成了主题,那是我的历史观比较有了进步的缘故(大意)。
作者: david_day 时间: 2004-4-4 12:53
南宋时最富庶的封建王朝,其生产总值一直要到清朝末期才可以相媲美(蒙古人的破坏可见一斑),所以南宋没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不过生活的富有和坚不可摧的长江天险麻痹了人民的神经。当蒙古人来的时候,平时白白养活的百万雇用军居然是以各自为战的民团方式作战,虽然奇迹般地杀死了大皇帝蒙哥,不过在残暴的蒙古人面前还是只有失败的命运。
老金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所以我想老金眼里,郭靖是第一大侠,萧锋乃是第一英雄。都是让我好生敬佩的人物。不过老金太过分,安排萧锋亲手杀死阿朱。莫非他一早就要让萧锋死,所以阿朱也就不能留下来了。
作者: 我是鱼易水 时间: 2004-4-6 02:28
以下是引用柳汇源在2004-3-26 14:57:43的发言:
说到郭靖和萧峰,我的认识和烟轻大哥有点不同。郭靖绝对是属于那种鞠躬尽瘁的大侠;而萧峰更接近于适逢其会的侠义、慈悲行径。比如萧峰身陷牢笼的时候,小说就说他不是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既知战争不可避免,便放开怀地吃喝(我没有指摘萧峰的意思,的确这种情况下吃喝是最好的行为)。
其次,萧峰并不想把事情闹的不可收拾,即使在群雄救他的时候,他也没有想过擒拿耶律洪基,毕竟他不可以违反忠义,甚至他还想过事情结束后到女真部过平淡的生活。只是他两个兄弟的行为把他“逼”到了那个境地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叫禅于折箭、自杀以全忠义是他自己的选择,这正是他人性光辉之处。
对于这一段话,我超级赞同柳汇源。分析的精辟经典![em17]
作者: 烟轻晓寒 时间: 2004-4-8 01:34
以下是引用david_day在2004-4-4 12:53:39的发言:
南宋时最富庶的封建王朝,其生产总值一直要到清朝末期才可以相媲美(蒙古人的破坏可见一斑),所以南宋没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不过生活的富有和坚不可摧的长江天险麻痹了人民的神经。当蒙古人来的时候,平时白白养活的百万雇用军居然是以各自为战的民团方式作战,虽然奇迹般地杀死了大皇帝蒙哥,不过在残暴的蒙古人面前还是只有失败的命运。
老金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所以我想老金眼里,郭靖是第一大侠,萧锋乃是第一英雄。都是让我好生敬佩的人物。不过老金太过分,安排萧锋亲手杀死阿朱。莫非他一早就要让萧锋死,所以阿朱也就不能留下来了。
都被国仇家恨给蒙蔽了双眼,哪里还顾得上起义啊?:)
还有,萧峰的随遇而安都能成大事,岂是郭靖可比的??:)
作者: 一条生路 时间: 2004-8-9 23:00
真是写的太好了。。。辛苦了!!!本人也很喜欢和同情萧峰的。。
作者: 刘侠客 时间: 2004-8-10 09:35
也许我的疾恶如仇的心理特别重吧,我就不同意楼上的观点,什么只顾国仇家恨,哪里顾的上起义,都是胡说八道,如果是我,也要杀奸官,除小人.反正我不能容忍,起义以后再说.
作者: xushidong57 时间: 2004-8-10 12:00
烟轻大哥有点较真,呵呵。
我只是就“侠客”的角度分析郭靖和萧峰;至于说到俩人的综合实力,萧峰肯定比郭靖要强些。
作者: 烟轻晓寒 时间: 2004-8-15 04:43
在我的心目中,倒是同意倪匡对郭靖的评语:假人一个,不予置评——当然我这样说也绝对不是百分百认同“识时务者为俊杰”之流的说法。还有,书中的黄蓉也不同于83的“蓉儿”。这也是我独爱美玲而不是十分喜“黄蓉”的一个原因。我把书和电视剧分得很清楚。这样的观点我在一年多以前已经表达过了。《射雕》的小说(不是电视剧)在我的心目中,在金的“七上八下”中,勉强可以算得七上中的第五而已。
侠之一字,何敢评说?只是,侠之大者,何尝只是汉人?在萧峰的时代,辽是强于宋的,至少精神上如此。但是老百姓是苦难的,在《天龙》里,打草谷的难道只是辽人吗?萧峰看到这样的情况(宋人打草谷),是怎么做的?萧峰的双重身份,恰恰让他体会到了一旦战事频仍,受苦的并不仅仅是宋人。
我倒是想,金庸这样把萧峰逼上绝路,其实是把他自己当时的历史观逼上了绝路,因为那时的金庸,恐怕是历史观上最矛盾的时刻。所以《天龙八部》不但不是金庸最后的一部武侠小说,甚至不是金的倒数第二部武侠小说。《笑傲江湖》比《天龙》还晚,还有中间休养生息的一个短篇,这才有至少是武侠或者有人诟病不是纯粹的武侠那么我们不妨也称之为传奇的奇书——《鹿鼎记》(有文学大家称之为“反红楼梦”,我想还是过了)。无赖如韦小宝,在陈近南的压力下也懂得思考到底该不该推翻康熙,而最终的结果是连韦小宝这样的市井人物都选择隐居,我想,这个时候大概才是金庸——至少是他自己的武侠时代的他自己的最终历史观。当然,金庸自己后来说想写一部通俗版的《中国通史》,不知道他写了没有。如果在写,那他的历史观未尝不可更有变化。
至于那位说我“胡扯”的网友,你根本没看懂我们在争论什么。历来的征服,最直接但是最短暂的的是战争——这恰恰说明了元朝不仅仅在“中国”(请不要拿现在中国的定义来理解)统治不可能久远,在欧洲同样如此。而元灭亡后欧洲的“金帐汗国”还存在,恰恰是因为武力——中间的是政治。而最深远最久远最具有影响力的是文化。我想南宋豪放(比之苏东坡如果还能称为豪放的话)词人多反映家仇国恨,就是反映那时的人文心态。就这样风雨飘摇的一个小朝廷,陆游都不避之(我不由又想起浙江文人当初反对清兵入关,多年以降,有所谓的“嘉定三屠”等等,可是清的灭亡,给他们陪葬的,恰恰也是王国维这样的浙江出来的国学大师,可见文化影响之久远(这一段纯属论据,请勿对号入座))。
话又说来,南宋的经济规模?不知道割地赔款后还剩多少。我想至少从规模上来说,抛开是否爱国不谈来说,就赔款的规模,南宋多少年的赔款未必比得上后有慈禧前有李鸿章的丧权辱国的条约一年的规模——不考虑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光白银一年就有4.7亿之多。所以,抛开是否爱国是否应该,就封建社会来说,有个清朝,经济上还轮不到南宋来说话。
再回到主题。郭靖黄蓉那段看不惯南宋王朝的歌舞升平,看不惯粉饰太平的诗词楹联,一路打将过去,对黄蓉来说,也许是仅仅是因为苦闷而率性而为,对郭靖则未必全是。所以,金迷不管对郭靖如何看法,至少还都尊称他一句“大侠”。
看金庸不同于看古龙,看金庸绝对需要看细节的。
而古龙,看看也就罢了,对他小说中的人物,我唯一印象深刻的,不是楚留香不是陆小凤不是李寻欢阿飞,而是一个燕十三,剑招中藏有第十四招甚至第十五招的燕十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21 2:48:55编辑过]
作者: 痴爱翁蓉 时间: 2004-8-15 17:09
那安妮喜欢华哥的萧峰吗
作者: 耘多多 时间: 2004-8-15 19:31
说实在的,看电视到没什么感觉,看小说到是很有感觉……正好跟令狐冲相反……
作者: 柳汇源 时间: 2004-8-16 12:50
烟轻大哥对老金历史观的分析颇有见地。我以前怎么没具体想过呢?
作者: 逍遥天涯 时间: 2004-8-18 13:38
金庸小说里我男爱乔峰女爱蓉儿
作者: 舍甫 时间: 2004-8-18 16:56
在金说里我最喜欢冲哥和慕容复
为什么乔帮主这么受欢迎??
作者: 天堂BABY 时间: 2004-8-24 17:30
其实我一直认为,萧峰才是典型的、真正的男人,在我眼中,他几乎是完美的。
[em31]
欢迎光临 心爱蓉儿社区 (http://203649.dejk3u78.asia/home/)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