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晨报 2012年6月4日
C04/C05:C04/C05-娱乐·大事件
私密旧照经荷兰前男友建网站曝光 翁美玲:无忧的青春一去不回来
□晨报记者 朱美虹
5月14日是翁美玲逝世27周年,近日,一批她出道前的私密旧照流传网络,再度引起观众对她芳龄早逝的唏嘘。原来在汤镇业之前,翁美玲在英国还有过一位交往了两年的荷兰男友Rob,这批旧照便来自于Rob以翁美玲英文名Barbara为名制作的纪念网站www.barbarayung.nl.com,网站前年起便已创建,并于4月加载接吻亲密照,宣告完成。
翁美玲1959年出生于香港,7岁时父亲早逝,母亲因不被夫家认可而无缘继承家业,家道从此中落。1972年,翁美玲的母亲再婚后移民英国,当时她因手续问题未能随母离港,在香港念了两年书后最终还是移居英国,并在英国一住8年。1982年,翁美玲从英国返港竞选港姐,虽未进入港姐三甲,但就此出道,后因出演《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而闻名。未料,不久后因与汤镇业的情感纠葛,选择开煤气自杀身亡,匆匆走完短暂的一生。
鲜为人知的是,就在翁美玲返港竞选港姐之前,她刚刚在母亲的强烈反对下结束了一段两年的恋情。前男友Rob是荷兰人,当时也在英国念书。网站中,Rob按照年份,一一讲述了自1976年相识以来的故事,并公开了两人当年的亲密照片,展现翁美玲出道前的无忧时光。
网站成立以来,陆续有翁美玲的影迷登陆访问。据网站统计(数据采自6月1日),访问量前十的影迷分别来自美国(28.9%)、中国内地(24.6%)及中国香港地区(23.1%)、加拿大(5.5%)、澳大利亚(4%)、英国(3.4%)、荷兰(2.4%)、德国(1.2%)、马来西亚(0.9%)以及新加坡(0.8%),为了便于中国影迷了解相关信息,Rob更通过翁美玲的影迷会,将影迷翻译的相关中文介绍链接在网站中。而由于该网站的照片最近在国内广为流传,网站访问量剧增,记者这几天数次打开网站,无法登陆的情况频频发生。
系列文章中,Rob回忆了与翁美玲相识的经过,最后他还留言称,能够回望往事很开心,自己已讲完要讲的故事,虽然还有很多与翁美玲的私人回忆,但不会再在网站分享,如今的他,是一个52岁的秃顶男人,有了几个女儿,在有着花园的家里过着平凡的生活,“回看我的一生,我想这是我和翁美玲年少时的梦想。我们想有同样的梦想,只是我们想要达成梦想的方式完全不一样”。
“我听说了她在香港的生活,她的演艺生涯,她的个人生活以及她的几次自杀尝试。对我而言,这个故事很难理解,那个我如此了解的女孩,在网上被描述成一个我不再认识的人。人们帮助我找到我的问题的答案。几乎我所有的问题都得到了回答,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无人能回答我:在Barbara死去的那一晚,她最后写下了‘Darling,Iloveyou’,她为什么用英文写了这句话呢?”
翁美玲如果当年没有和Rob分手、如果没有去香港参加港姐、如果没有参演《射雕英雄传》,她如今是不是也会同样平凡而幸福地生活在地球上的某个角落?这些假设,永远不会再有答案了。
照片曝光后,也有好事媒体联系到汤镇业,询问他对该网站的看法,不过得到的回答是礼貌而冷漠的,“我都不知道她有个荷兰男友,她以前没有提过”。
=======================================================================
翁美玲荷兰前男友公开“无人知道的爱情故事” 她总是微笑 但在她眼中却能看见忧伤
1 《射雕英雄传》中演黄蓉 2 与汤镇业苦恋而终 3 选港姐出道 4 与Rob相识剑桥 5 无忧的时光
CFP图片 制图 夏曾珍
□晨报记者 朱美虹
为什么要创建这样一个网站?出道前的翁美玲是怎样的一个人?几年来通过与网友的交流,Rob相继回答了一些翁美玲粉丝关心的话题。在他的描述中,两人当年的分手不仅仅是翁母的反对,更是两人追求生活方式不同而造成的。
“如果有人赞美她,她会感到很烦恼”
问:在你之前,翁美玲还有过男友吗?
答:我们第一次见面时,她说起过一个关系密切的男孩,我不确定他当时是否是她的男朋友。他移民到了加拿大,将她扔在了英国。她告诉我在告别派对上最后一次见那个男孩时,他们唱了《坐着喷气式飞机离开》,以后每次听到这首歌,她都会伤心哭泣。我记得她把这些写到了日记里,还记得我第一次走到她的面前,问她“你在写什么”,“我在写我的日记”,带着北伦敦英语口音的她回答。她把日记递给我让我看。我读不懂中文,但我能看懂日志里面的几句英文歌词,其中有《坐着喷气式飞机离开》,约翰·丹佛的歌。我同时也能辨认出一句哈里·尼尔森的歌《失去你》中的一句英文句子:“你总是微笑,但在你眼中却能看见忧伤。”而当我们关系进一步发展后,她不再谈起这个男孩。
问:当年翁美玲有很多追求者吗?
答:这一点我真的不知道。我没有注意到这些,但我想她从未收到过追求者的卡片或情书。她的家庭希望她能和中国人交往,其中有个中国男孩是剑桥读书的富家子,年纪和她差不多,双方家长为他们组织过几次见面,因为不想得罪双方家庭,翁美玲去了,在这几次见面中,她表现得就是一个乖女儿。如果有人赞美她,她会感到很烦恼。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在伦敦看电影,有个检票的男孩一直盯着她看,等到她把票给他时,他说了句“你真漂亮”,但翁美玲对此很生气,说他应该为如此对待一名顾客而感到羞耻。
“她在香港谈起过我们的事”
问:为什么这么多年后你才来公开这段往事?
答:有一年圣诞节,我上网查看自己在网上有多少公开信息。我很吃惊原来有那么多。我开始想看看那些在互联网产生前的人会不会也有些信息。当然我首先想到的是翁美玲。我在1985年知道了她的离世。我不知道她是怎么去世的,也不知道1981年后她都做了什么。
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看到了什么——我读到了Wikipedia上的一篇文章,那是关于翁美玲的。我开始在网上读影迷的文章及他们的网站。我留意到网上没有任何有关我们关系的文章,我给一些网站写信说我有一些回忆和照片,但是没有回音。我注意到近期不再有新的消息发表,一些网站甚至不再存在。我猜想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已被遗忘了。
新年我去看父母。我的哥哥们也在。我们决定做一个视频放在youtube上看看反响如何。我父亲找到许多照片,我们把视频命名为“无人知道的爱情故事”,因为看来没有人会对我们的那段关系感兴趣。后来我发现她在香港其实谈起过我们的事,但是记者们对她的香港生活以及和汤镇业的关系更感兴趣。
问:你太太对这个网站怎么看?
答:尽管我们在一起25年了,但我们还没有正式结婚,因此严格说起来她还是我的女朋友。她知道我和翁美玲的关系,也了解我为什么这么做,但她并不感兴趣。她曾经说过:“如果翁美玲现在还活着的话,我会更担心。”我的大女儿觉得老爸做了网站,还在youtube上传了视频,是件很酷的事情。但她更感兴趣的是点击量,还有来自多少个国家的访问者。我的另外两个女儿没什么兴趣,觉得我常要用电脑很麻烦。
“她母亲的反对并没有将我和她分开”
问:你看过她的影视剧吗?怎么看这些影视剧?
答:翁美玲的中国影迷会寄给了我带字幕的整套《射雕英雄传》碟片,我还刚刚看到第三张(一共有九张碟)。当我看到她出现在屏幕上时,我首先想和她说的就是:“你不是在演戏,你就是在玩”。我想她演了一个和她性格很接近的角色,在她扮演的角色里,我看到了她自己。
问:当年你为什么没有坚持下去?
答:翁美玲绝望了。我想回荷兰,她不得不在跟我走和分手之间做出选择。既然我是她生活中所有麻烦事的根源,那么离开我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没有了我,她就不必徘徊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中,她母亲的抱怨会停止,她可以在伦敦工作、生活。最重要的是,这样她能获得宁静。这是一个艰难、勇敢而又符合逻辑的决定。虽然我很失望,但我理解而且尊重这个决定。我们面对的难题无法改变,如果我对她施压、劝她改变主意的话……我想大家可以想象会发生什么。
问:很多人批评翁美玲的母亲当年拆散你们,对于这些评论你怎么看?
答:这么说她母亲并不公平。我不同意她的所作所为,但我理解她。家庭的经济重担压在翁美玲一个人身上,她还是个漂亮聪明的女孩。她妈妈肯定希望她能嫁给一个遵循中国传统文化又有钱的中国人,这样她才能过上舒适的生活。对她妈妈来说,翁美玲和我谈恋爱是一个最坏的选择,她肯定以为以后女儿就会离开她,把她一个人扔在英国。而且她可能也听说有些外国人引诱了中国女孩然后再抛弃她们的故事。
翁美玲的妈妈过着十分艰难的生活,她不得不在一个陌生的国家支撑起一个单亲家庭,而她的女儿还反抗她,做了许多违背她的事情。所以,我认为大家不应该责怪她。最后,她母亲的反对并没有将我和她分开,她只是将我们的处境推到了一个更艰难的境地。
======================================================================
Rob自述相恋往事(片段选摘)
相识 她是“一个孤独的留着长长头发的中国女孩”
我仍然能回想起1976年我第一次遇见翁美玲。她像往常一样独自一人坐在CCAT(剑桥艺术科学学院)的学生食堂里面,她也总是在一个黑色笔记本里面写着什么东西。翁美玲从不坐在当时学校很流行的咖啡馆——蜘蛛侠咖啡馆里。我对她,一个孤独的留着长长头发的中国女孩开始产生了好奇。
我和翁美玲第一次相识的几天之后,我的朋友们也加入了我们,和我们俩一起在学校食堂里吃饭。翁美玲很快和我的好朋友打成了一片……我意识到我没有和翁美玲独处的机会。总是有其他人在旁边。很多次我邀请她周末和我一起出门,但每次她却说不行,她说她必须要在鱼肉薯片店工作。
很快我发现翁美玲总是放学后去学校图书馆,看些能给她创作灵感的设计图册。于是,我也去图书馆。此时此刻就只有我和她。最初,她只是在看书,之后我能感觉她只是装作在认真看,到了最后她甚至不再装着看书。她开始在图书馆外面等我。我们彼此都喜欢在一起。我们谈论着彼此的生活。当然,我们各自的生活都是非常不同。她给我讲中国文化和她在英国的日子,而我通常和她聊我的荷兰背景和在英国的生活。我们在聊天中十分快乐。
到了回家的时候,我们总是一起走到剑桥大学的公交车站,从那里她坐车到希斯顿。在前往车站的路上,她给我讲了更多关于她的故事。她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不得不和母亲离开香港去伦敦。离开香港的朋友们对她起初是件多么困难的事情。日记里提到的《坐着喷气式飞机离开》就是她临走时,朋友给她送行放的歌。
分手 “我们接受了不会有结果的事实”
随着期末考试的临近,我们开始意识到是时候为我们的未来做一个重要的决定。
我已经决定回荷兰,我那时就已把未来人生定在了荷兰。我甚至已经考入一所荷兰大学继续六年课程……我很想家,我想回到家人身边,过荷兰式的生活。
我决定回荷兰,这让翁美玲很为难。她必须要做出选择,如果她和我一起去,她就得和家人决裂,永远离开中国人的文化,在那里可能很难开始她的职业生涯。同时她并不能理解我当时的生活方式,我也没有收入来养她。根据基本的常理她会选择留在英国。
对方的决定对我们各自都是意料之中。翁美玲知道我一直想回荷兰,她也知道如果她说服我为了她留在英国,我会不快乐;我知道她决不会为了我离开妈妈。我想我们都知道这一刻终将来临。当然直至现在,我都觉得她当时对我很失望,我甚至都没有尝试一下开始共同的新生活。我们理解并尊重了对方的选择,没有给对方任何麻烦。我们接受了我们的关系不会有结果的事实,我们两个人的差异太大了。我们的分手不是因为另有爱人,或是激烈的争执,更多的是接受现实做了现实的选择。这次的告别是没有什么感情色彩的,只是接受现状而已。仅仅是简单的再见,多保重,祝未来一切顺利。
几周后我回到荷兰开始我的新生活,一年后翁美玲回到香港开始了她众所周知的一段生活。
多年后我妈妈告诉我,她记得我们分手那段时间翁美玲给她打过电话,她问如果她和妈妈来荷兰生活,我父母是否能够在财务上支持她们的生活。我当时不知道这个电话。这表示她曾经认真地考虑过和我一起来荷兰。
永别 “她一定经历了孤独和悲伤”
1985年我收到一封朋友的信,信里告诉了我翁美玲去世的消息。
我记得自己好几周都非常难过。我的悲伤不是因为我曾经期望过我们还能在一起,而是因为我曾经爱过的人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也很惊讶我会如此悲伤,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这种感觉还能如此强烈。
想到她并非我想象中那样拥有了幸福的生活,我觉得内疚,而且更加难过。尽管信里说她成名了,但当时没有人能够告诉我更多消息。我在英国的朋友不知道她的成名,我又不能去问她的母亲。即使荷兰的华裔可能可以帮助我,但那时我一个也不认识。当然,那个年代,互联网也还不存在。
1986年初我开着摩托车去了墓园。那天的墓地里一个人也没有,非常冷,还刮着风。我觉得很不安。站在她的墓前,我想,你终于这么做了。如果你不快乐的话,为什么不和我联系呢?我在她的墓碑上找名字,孩子或是丈夫的名字,但是没有。她一定经历了孤独和悲伤,她没能够获得她想要的东西:幸福的家庭。她的心型墓碑如此特别,没有鲜花,除了墓碑上的头像也没有其他的照片。我那时想,给了你如此特别的墓碑的人,一定深深爱过你。
(晨报记者 朱美虹 整理)
翁美玲:无忧的青春一去不回来 C04-C05-娱乐·大事件-新闻晨报 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cb/html/2012-06/04/content_816657.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