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去年暑期自己写的一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拙文,很期待能够得到各位的指正。一年后再回首看这篇文章时,又有一番新的感受。我想这或许就是我们的渐修之路吧。
传承中华文明 从“心”开始
——传统文化研修班心得体会
暑期非常有幸能够聆听朱景东老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讲解,对于自己诸多方面产生了非常有益的影响,下面简要谈一谈我个人的一些体悟。
在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唯有中国的文化一脉相承,几千年来未曾产生断流,直到今天仍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目前国家在国外陆续开设了许多“孔子学院”,积极向外弘扬中国文化,以期在提升中国经济实力的基础上,加强中国的软实力。一个国家是否能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除了经济是否强大之后,其文化是否能够引领全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大家只要观察一下当今的美国就能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外表繁华的背后,其实暗藏着巨大的危机。在许多国家纷纷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之时,我们很多中国人自己却对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弃之墙角,甚至感觉弃之深埋方能解恨。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五四”运动中的打倒孔家店、“白话文运动”以及文革的破四旧、批林批孔之后,已经产生了文化断层,许多中国人已经读不懂自己的传统经典了。那时我们天真的认为只有完全丢弃这“僵化“的传统,与西方文明完全接轨方能拯救国家。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才发现,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丢得差不多了,我们破了“旧”,却未能很好地立“新”。我们注重了物质文明的发展,却在精神与文化上产生了严重的缺失。我们国内有人叫嚣“废除中医,中医是伪科学”,而国外许多国家却渐渐将其纳入了自己的国民医疗体系。
许多人错误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未能产生科学技术,而实际上我们的四大发明又是明显的事实,在《史记》中也记载了鲁班、墨子等人的发明。至于为何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少宣扬技术创造,是因为在传统文化中认为过多的人为造物,会加深人的贪欲。“人多技巧,奇物滋起。”就如同现实社会中所呈现出来的“有了吃穿,就想买电视、冰箱、洗衣机”,“有了自行车,又看上了摩托车,再想着买一辆汽车,最好是能够买一辆高档车”。从我们父辈时的追求“三金一银外加缝纫机、自行车”再如今的“钻石、家电外加房子,最好能加上汽车”。可见人的物欲追求无穷无尽。《道德经》中所讲“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就是要弱化人们过多的物质追求,注重精神境界的塑造。正因为这种物欲的追求,人类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牺牲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的基础之上的。我们以前曾提倡“战天斗地,其乐无穷”,而现在却提倡“和谐社会,和谐中国”,正是因为发现了其中的不和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我们的经济发展不能以个人意志为中心,以不断地破坏大自然来满足我们的贪欲。我们看看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环境及诸多问题,再回头聆听老子在几千年前所说的那些话,由不得我们不心生敬畏之心。
儒家文化中讲“至于道”,那么什么是道呢?《道德经》云“道可道,非常道。”朱景东老师在第一堂讲座中以此为重点进行了专门的讲述,并认为应该由“敬”而入道之门,应追寻生命的真谛与价值。如果做不到这点,便无法开启传统文化的大门。而在这一点上,很多学员并未能领悟其中的精妙,甚至很多人一笑了之。这又让我不由地想起了老子的那一段话“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对于道的领悟,并不是以现在所说的现代知识体系为基础,也不与现代知识的积累成正比。在“儒、释、道”三家的理论中都告诉我们两个字“放下”。放下我们内心的傲慢与执著,就象一只杯子,只有清空之后,方能再次注满。
道的另一种含义即是“因果循环”。许多人一听到“因果循环”这四个字,便一棒子将其打入冷宫,并为其贴上四个字的封条标签“封建迷信”。其实只要抛开“我执”冷静下来观察现实社会,你便会发现“因果循环”是不变的真理。许多的天灾产生,实际上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人祸。如同我们现在痛恨贪官,痛恨不良的社会现象,痛恨许多人的麻木不仁。其实根本没有痛恨的必要,因为这些都是果报。政府不会生产官员,这些官员都是老百姓自己所生,这些官员的思想也是由我们的父母所教。我们要求整个社会公平,而在某些事情关乎到自身个人利益之时,我们教儿女的却是另外一套人生哲学。再如当前社会食品造假现象严重,许多人造假,造出来的食品自己都不会去吃,还自以为聪明。可是正是由于这种自私的思想,造成自己仍旧吃到了大量的有毒食品,这就是“果报还自受”的道理。孔子有一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些人看到这里又要给这个观点来个定义“封建迷信”,其实这种观点是很片面的。拿大家误读的佛学来说,很多人就对其存在严重的误解。真正的学佛之人是非常艰辛的,也是另人钦佩的。我们不能拿世俗中的那些人还代表佛学。“佛门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带角还。”佛学不是迷信,而是对人生及生命本身的一种探索。一百二十岁高龄的虚云老和尚最后留下的一句话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所以需要却除“我执”,去除我们自身的不良习性,方能看清自己本来的真实面貌。就如一杯浊水,只有静下来之后,水中的灰尘与杂质慢慢沉淀下来,才会还原其本来的纯净面目。非常的简单,唯一“静”而已。其实我们有些人很大程度上是活在他人的眼睛里,而不是自由快乐地生活。
所以认清自己,实乃人生的第一要旨。解决了这个根本问题,许多诸如道德、文化、学习等疑惑便会迎刃而解。很多人都是“莫明其妙地生来,无可奈何地活着,不知所以然的死掉。”这样的人生毫无意义,而且体会不到人生的快乐。
要了解自己的本性或是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儒、释、道哪一家的学问,都是从“修”开始的。如果缺乏这个“修”,就只能停留在肤浅的文字表面功夫,而永远无法体味到其中的真正精妙之处,有时甚至因为自己没有修持,造成错误的理解,从而反过来对这些知识产生错误的批判。
而“修”又从“静”入门。儒家经典《大学》的第一章就有“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佛学中的“止观”二字,也是一种认识自性的修持方法。当然佛学中的修持方法有二十五种圆通,这里就不一一详述。其中广为人知的《心经》,其实也是一种修持的方法,只是大家平时把它当成了一种普通的学问和文章罢了。所以建议大家通过“静坐冥思”的方法,尝试着去看清自己,只要尝试过一段时间之后,相信至少会熄灭自己的那一份“我执”与“自大”。
在明白了“自我”之后,便要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那就是“依于仁,万物同体,天人合一”,也就是道家所讲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古时的建筑讲究依山傍水,而现时多数的情况下采用的却是“移山填海”。
作为教师,在明白了自己的本性之后再回过头来看我们所从事的教学,会发现许多的问题。
朱景东老师讲“教育的目标不是塑造,乃是唤醒。”在课后的讨论中有许多学员不认同老师所讲的“清华北大的学生不是教出来的”这一观点。我想他们是对这句话产生了误解。首先看“教育的目标不是塑造”,这说明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潜质,有些人与生俱来就有某一方面的天赋,就如同有些人是菊花种子,有些人是银杏种子,有些是西瓜种子。我们只有依据每颗种子的特点,因其特性而引导“唤醒”,它们才能自然生长。不明白这点,我们有时就会做出期待银杏树结出西瓜的蠢事。这对于我们这些培育者以及那银杏树,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讲到此处大家便会释然。或许这正是我们至今未能在科学界产生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原因之一吧。
《弟子规》的开篇章节中有“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将学文摆在了最后一位。而现在的教育片面地强调“学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学科技能——分数,非常的功利化,无论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如此。这样便造成了“保育院读小学的书、小学读初中的书,初中读高中的书,高中拼了命读书,到了大学回头读保育院的书,学习如何尊守公共秩序,如何孝敬父母等等为人之道。”这样的怪现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教育的目标乃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种境界又岂是当前将学习目标定为考取清华北大所能比拟。
既知自己的本性,那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之中便不要有分别心,需知人之天性本具足。六祖慧能说过“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也是同样的道理。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只因你们不识其究竟是哪一类型的种子罢了。《道德经》中有句话“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所以在对待学生,尤其是那些成绩差的学生更应注意,不要将你所不认识的珍稀种子,随意丢弃在水泥地上。教师被人尊称为“园丁”,我们在做好浇水施肥除虫的工作之后,千万不能做扼杀珍稀物种的撼事。然而要真正做到这点又是何等的不易。所以佛家常言“经师易得,明师难求。”“名师易得,明师难求。”我们不能只做教书匠,沉迷于几个清华北大,而应静下心来不断提高自己,用心与学生沟通。心心相通之后,充分调动出学生自身的潜能,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之道。教育之道——以心为本。
“师”者,行为之“范”也。教师只有认清了自性,摒除过多的物欲追求,以师者的态度生活及教学,那么于己、于人,于整个社会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最后借用药山禅师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