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论坛无法登陆....解决通知:会员注册注意事项(2024.4.2 更新)[公告] 论坛升级中,会员有不明之处看过来...
返回列表 发帖

去年暑期自己写的一篇关于传统文化的拙文

        以下是去年暑期自己写的一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拙文,很期待能够得到各位的指正。一年后再回首看这篇文章时,又有一番新的感受。我想这或许就是我们的渐修之路吧。

 

                          传承中华文明 从“心”开始

——传统文化研修班心得体会

        暑期非常有幸能够聆听朱景东老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讲解,对于自己诸多方面产生了非常有益的影响,下面简要谈一谈我个人的一些体悟。

        在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唯有中国的文化一脉相承,几千年来未曾产生断流,直到今天仍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目前国家在国外陆续开设了许多“孔子学院”,积极向外弘扬中国文化,以期在提升中国经济实力的基础上,加强中国的软实力。一个国家是否能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除了经济是否强大之后,其文化是否能够引领全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大家只要观察一下当今的美国就能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外表繁华的背后,其实暗藏着巨大的危机。在许多国家纷纷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之时,我们很多中国人自己却对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弃之墙角,甚至感觉弃之深埋方能解恨。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五四”运动中的打倒孔家店、“白话文运动”以及文革的破四旧、批林批孔之后,已经产生了文化断层,许多中国人已经读不懂自己的传统经典了。那时我们天真的认为只有完全丢弃这“僵化“的传统,与西方文明完全接轨方能拯救国家。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才发现,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丢得差不多了,我们破了“旧”,却未能很好地立“新”。我们注重了物质文明的发展,却在精神与文化上产生了严重的缺失。我们国内有人叫嚣“废除中医,中医是伪科学”,而国外许多国家却渐渐将其纳入了自己的国民医疗体系。

        许多人错误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未能产生科学技术,而实际上我们的四大发明又是明显的事实,在《史记》中也记载了鲁班、墨子等人的发明。至于为何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少宣扬技术创造,是因为在传统文化中认为过多的人为造物,会加深人的贪欲。“人多技巧,奇物滋起。”就如同现实社会中所呈现出来的“有了吃穿,就想买电视、冰箱、洗衣机”,“有了自行车,又看上了摩托车,再想着买一辆汽车,最好是能够买一辆高档车”。从我们父辈时的追求“三金一银外加缝纫机、自行车”再如今的“钻石、家电外加房子,最好能加上汽车”。可见人的物欲追求无穷无尽。《道德经》中所讲“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就是要弱化人们过多的物质追求,注重精神境界的塑造。正因为这种物欲的追求,人类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牺牲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的基础之上的。我们以前曾提倡“战天斗地,其乐无穷”,而现在却提倡“和谐社会,和谐中国”,正是因为发现了其中的不和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我们的经济发展不能以个人意志为中心,以不断地破坏大自然来满足我们的贪欲。我们看看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环境及诸多问题,再回头聆听老子在几千年前所说的那些话,由不得我们不心生敬畏之心。

        儒家文化中讲“至于道”,那么什么是道呢?《道德经》云“道可道,非常道。”朱景东老师在第一堂讲座中以此为重点进行了专门的讲述,并认为应该由“敬”而入道之门,应追寻生命的真谛与价值。如果做不到这点,便无法开启传统文化的大门。而在这一点上,很多学员并未能领悟其中的精妙,甚至很多人一笑了之。这又让我不由地想起了老子的那一段话“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对于道的领悟,并不是以现在所说的现代知识体系为基础,也不与现代知识的积累成正比。在“儒、释、道”三家的理论中都告诉我们两个字“放下”。放下我们内心的傲慢与执著,就象一只杯子,只有清空之后,方能再次注满。

        道的另一种含义即是“因果循环”。许多人一听到“因果循环”这四个字,便一棒子将其打入冷宫,并为其贴上四个字的封条标签“封建迷信”。其实只要抛开“我执”冷静下来观察现实社会,你便会发现“因果循环”是不变的真理。许多的天灾产生,实际上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人祸。如同我们现在痛恨贪官,痛恨不良的社会现象,痛恨许多人的麻木不仁。其实根本没有痛恨的必要,因为这些都是果报。政府不会生产官员,这些官员都是老百姓自己所生,这些官员的思想也是由我们的父母所教。我们要求整个社会公平,而在某些事情关乎到自身个人利益之时,我们教儿女的却是另外一套人生哲学。再如当前社会食品造假现象严重,许多人造假,造出来的食品自己都不会去吃,还自以为聪明。可是正是由于这种自私的思想,造成自己仍旧吃到了大量的有毒食品,这就是“果报还自受”的道理。孔子有一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些人看到这里又要给这个观点来个定义“封建迷信”,其实这种观点是很片面的。拿大家误读的佛学来说,很多人就对其存在严重的误解。真正的学佛之人是非常艰辛的,也是另人钦佩的。我们不能拿世俗中的那些人还代表佛学。“佛门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带角还。”佛学不是迷信,而是对人生及生命本身的一种探索。一百二十岁高龄的虚云老和尚最后留下的一句话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所以需要却除“我执”,去除我们自身的不良习性,方能看清自己本来的真实面貌。就如一杯浊水,只有静下来之后,水中的灰尘与杂质慢慢沉淀下来,才会还原其本来的纯净面目。非常的简单,唯一“静”而已。其实我们有些人很大程度上是活在他人的眼睛里,而不是自由快乐地生活。

        所以认清自己,实乃人生的第一要旨。解决了这个根本问题,许多诸如道德、文化、学习等疑惑便会迎刃而解。很多人都是“莫明其妙地生来,无可奈何地活着,不知所以然的死掉。”这样的人生毫无意义,而且体会不到人生的快乐。

        要了解自己的本性或是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儒、释、道哪一家的学问,都是从“修”开始的。如果缺乏这个“修”,就只能停留在肤浅的文字表面功夫,而永远无法体味到其中的真正精妙之处,有时甚至因为自己没有修持,造成错误的理解,从而反过来对这些知识产生错误的批判。

        而“修”又从“静”入门。儒家经典《大学》的第一章就有“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佛学中的“止观”二字,也是一种认识自性的修持方法。当然佛学中的修持方法有二十五种圆通,这里就不一一详述。其中广为人知的《心经》,其实也是一种修持的方法,只是大家平时把它当成了一种普通的学问和文章罢了。所以建议大家通过“静坐冥思”的方法,尝试着去看清自己,只要尝试过一段时间之后,相信至少会熄灭自己的那一份“我执”与“自大”。

        在明白了“自我”之后,便要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那就是“依于仁,万物同体,天人合一”,也就是道家所讲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古时的建筑讲究依山傍水,而现时多数的情况下采用的却是“移山填海”。

        作为教师,在明白了自己的本性之后再回过头来看我们所从事的教学,会发现许多的问题。

        朱景东老师讲“教育的目标不是塑造,乃是唤醒。”在课后的讨论中有许多学员不认同老师所讲的“清华北大的学生不是教出来的”这一观点。我想他们是对这句话产生了误解。首先看“教育的目标不是塑造”,这说明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潜质,有些人与生俱来就有某一方面的天赋,就如同有些人是菊花种子,有些人是银杏种子,有些是西瓜种子。我们只有依据每颗种子的特点,因其特性而引导“唤醒”,它们才能自然生长。不明白这点,我们有时就会做出期待银杏树结出西瓜的蠢事。这对于我们这些培育者以及那银杏树,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讲到此处大家便会释然。或许这正是我们至今未能在科学界产生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原因之一吧。

      《弟子规》的开篇章节中有“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将学文摆在了最后一位。而现在的教育片面地强调“学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学科技能——分数,非常的功利化,无论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如此。这样便造成了“保育院读小学的书、小学读初中的书,初中读高中的书,高中拼了命读书,到了大学回头读保育院的书,学习如何尊守公共秩序,如何孝敬父母等等为人之道。”这样的怪现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教育的目标乃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种境界又岂是当前将学习目标定为考取清华北大所能比拟。

      既知自己的本性,那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之中便不要有分别心,需知人之天性本具足。六祖慧能说过“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也是同样的道理。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只因你们不识其究竟是哪一类型的种子罢了。《道德经》中有句话“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所以在对待学生,尤其是那些成绩差的学生更应注意,不要将你所不认识的珍稀种子,随意丢弃在水泥地上。教师被人尊称为“园丁”,我们在做好浇水施肥除虫的工作之后,千万不能做扼杀珍稀物种的撼事。然而要真正做到这点又是何等的不易。所以佛家常言“经师易得,明师难求。”“名师易得,明师难求。”我们不能只做教书匠,沉迷于几个清华北大,而应静下心来不断提高自己,用心与学生沟通。心心相通之后,充分调动出学生自身的潜能,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之道。教育之道——以心为本。

  

      “师”者,行为之“范”也。教师只有认清了自性,摒除过多的物欲追求,以师者的态度生活及教学,那么于己、于人,于整个社会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最后借用药山禅师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四大文明古国,埃及重工程,巴比伦重律法,印度重数理,中国重人学!

 

中国人由关注自身延伸至关注天地,而后重视天人关系,由于自然力的强大,迫使在天人关系中更加注重人与天的和谐共处!

 

就中华文明的不中断,内外原因都有,简要说内因中最重要的就是由于关注自身而演变为归宗敬祖,这是文明延续的根本,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反过来说只要不忘过去就不会背叛,文明的生命力在于传承的力度,归宗敬祖客观上为文明的延续提供了支持!外因要归功于西域的地形与气候对西方禽兽的阻隔!

 

中国的文化相比西方更加“心内求法”,今天的中华文明远未现代化,也就是说信息时代大家用的却是封建时代的文化,这是软实力一直无法向外扩展的根本原因!

 

不用过分迷信西方,他们的繁荣顶多追溯六百年,大众现在熟知的西方文明的内容绝大多数都是过去六百年内发生的,算来也就明清两朝!

 

中国古代的发明远不止四大发明,说个小东西就知道西方人有多笨,那个犁地的犁铧中国的早在汉代就是弯的有一定折角,而西方人直到十六世纪还是直的,就这么一点点不同生产力就相差十倍有余!中国人要了解自己古代的科学成就可以看看李约瑟的研究成果,相信中国人都会对自己的过去刮目相看的!

 

不用过分称道美国,它的强大不是因为自己太强而是因为对手太弱太笨!

 

不用太在乎诺贝尔奖,它是鼓励前沿科学的,中国的基础学科有欠缺,基础工业能力有限,没有雄厚的基础还在补几百年的现代科学欠账,在这种情况下是不会投入精力去搞前沿科学的!人也好,国家名族也好,其实最好是做跟跑者,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资源,没必要去争第一,因为那样会便宜了第二的!美国F22研发时间长达三十年,俄罗斯T50用了十二年,中国的歼20只用了六年,F22虽是第一个服役,但设计理念却是八十年代的,后两者无论理念还是系统延展方面都远胜前者,之所以前者还有优势那是因为美国及西方几百年累积的工业基础比俄罗斯和中国要强很多,如果差距大幅缩小后,谁跑在前,谁就死得最惨!近两年在收藏界出现老二现象,一群没知识没文化没见解的三没人士手里攥着数亿资金,只盯着行家选好的物件下手,结果是行家用尽大量时间心血研究后看准的物件却被暗处盯着自己的三没人士用重金给捷足先登了,所以领跑者花大量资源研究的东西,跟跑者轻而易举就取得了!

 

至于道家和佛家的学问,对于现实世界来说都过于虚了,两家学问严格说都是个人个体的事情,与国家名族无关,在真正的道家佛家理念里是无法找到有利于硬实力与软实力的东西的!他们同世间没多大关系!儒家思想需要现代化,中华文明需要现代化,这才是与文化传统有关的东西!

TOP

楼主是人民教师吗?楼主明了了尽力去培育不同的种子,实在是学生之大幸!不过这条路很艰难的,尤其各种考核加在师生头上,希望楼主可以继续下去。

她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品格,一种情怀。之所以爱,因为她值得你爱。值得你去无怨无悔地做一件事。 爱翁一天,就是爱自己,爱生活,爱生命多一点! 我要去剑桥!我要去康桥!

TOP

西方的强大建立在“消费才是实现价值的手段,因而鼓励消费”的伪命题上,制造了海量的消费需求,从而刺激生产,制造繁荣,但同时也制造了对资源的过度掠夺和海量的垃圾。这种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因为毕竟是生产创造价值,而不是消费创造价值,而生产必定受到自然资源的制约。

 

当前的对传统文化的一些‘回归’于对西方增长方式的批判和北京力图扩大影响力有关,其实这些东西跟中国传统文化关联很小。中国传统文化核心是《易经》,《易经》的本质在于占卜,对于占卜一无所知或是贴上“封建”的标签故意不让人民掌握,还谈什么中国传统文化?

 

 

她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品格,一种情怀。之所以爱,因为她值得你爱。值得你去无怨无悔地做一件事。 爱翁一天,就是爱自己,爱生活,爱生命多一点! 我要去剑桥!我要去康桥!

TOP

没有需求就没有生产的动力,如果人可以不吃饭那世界上会有无数的懒汉!

 

人类生产力之低下,让人冒汗!

 

长久以来,有人类历史以来,人类的全部生产活动还在绕着吃饱穿暖转悠,所以如西方发达国家当社会普遍富足后生产力就很难再上台阶!人类的生产力要想猛着往上涨只有贪婪才是动力,这就是对深空的探知,地球以外世界的掠取!

 

大自然中,除了人类制造的东西外几乎都遵循越先进越耐用的原则,到了人类手上却变成越先进就越娇气容易出毛病,这个问题的根子到底在哪里?值得思考!

 

中华文明最大的传统就是认祖宗,除了这个就没有传统了,这是中华之幸,自我之外的信念越深就越会被现实所摧残,历史上无数文明的灭亡正是这种独立于自我之外的传统的摧残史!

 

《易经》的本质不是占卜,它是中华文明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集成,它具有占卜工具书的实用功能,中国占卜四大神数,南极神数、北极神数,紫微斗数、铁板神数,其中义理与解析都会用到《易经》,中华占卜术中大衍数、文王卦的推盘更是离不了《易经》,唯一可以完全离开《易经》而独立推盘的占卜术是大名鼎鼎的梅花易数,而对《易经》有更深层次解析与运用的就要数遁甲之法了,也就是很多人都听说过的奇门遁甲,有很多今人的著作都有意无意误解了奇门遁甲,认为它是预测学,其实它真正的用途是时空地理的移换,这个就有点玄了!同样被今人误解的是另一部时空地理的惊世之作,邵雍的《皇极经世》,这部书几乎可与《易经》平起平坐,表面在讲地理自然演化,其实内涵全部在讲时空地理移换,个中义理可以算是世间法的巅峰了,什么现代科学通通的歇菜!

TOP

不太认同楼上所说“《易经》的本质不是占卜”。抽出《周易》任何一句,都是卦辞、爻辞,怎么会不是占卜?至于《易传》、易理,才是派生出来的东西。再早的《乾坤易》《归藏易》,虽然爻辞没有流传下来,但是是用作占卜应无疑义。

 

另外,楼上所说的梅花易数,是否邵雍开创的梅花易数?应该也没有离开易经八卦。

她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品格,一种情怀。之所以爱,因为她值得你爱。值得你去无怨无悔地做一件事。 爱翁一天,就是爱自己,爱生活,爱生命多一点! 我要去剑桥!我要去康桥!

TOP

不认同很正常的,但这个不认同到底是否正确或是同如事实,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别看百度知道,别看问问搜搜什么的,那些不靠谱!

 

别看表面,要知内义,一语多关在中华古籍中多得很,更别说《易经》了!

 

需要明确澄清的是,《梅花易数》并非邵雍原创,甚至连整合都不算,他只是有这个机缘得他人所托,至于《梅花易数》的原创人是谁,谁也不知道!连梅花易数本身也算不出来,原创者真高高人啊!呵呵!

 

说到这里我可以多说点点,首先梅花易数不同于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数术,其他数术基本上都要用到《易经》,只是倚重的成分多少而已!但梅花易数却可以完全脱离《易经》而独立占卜预测,中华占卜术中,大致分两类,一类占卜大局也就是国运,一类占卜个人也就是命运,善前者的当数南极神数、北极神数和紫微斗数,这三种数术主要利用星宿与《易经》,善后者的要数铁板神数、邵子神数和大衍数,这三种主要利用人的生辰八字与《易经》再辅以五行生克,当然紫微斗数也能占人命运!

 

也就是说,除开梅花易数之外无其它占卜术能够占死物,这个死不是真死而是指除人之外的物件的命运,因为它们没有生辰八字,也不是天人之物能影响自然形态,所以那些以星宿或是生辰八字为基础的数术都不能占死物,纵然有《易经》也是没用的!

 

而梅花易数可以占任何物,楼上你今天回帖时穿的什么衣服,如果我道行够的话可以轻易算出,你回帖时打字用的键盘将来会有什么样的结局,是因某个键坏了而被遗弃、是因不小心进了水而坏掉还是因为你买了新的而被丢掉,这些都是能够算出的!但梅花易数虽不依靠《易经》,但它却依靠占卜人的天资,因为它给占卜人的数是个模糊的可能性,需要占卜人的天资来加以领悟!学习梅花易数就领悟爻的体用关系这点就需要太好的天资才行!梅花易数的卦象不需要《易经》来解读,五行生克是梅花易数断卦的重要辅助工具,但那也只是工具而已,梅花易数的断卦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占卜人的心,所以梅花易数还有一个更标准贴切的名字“梅心易”!

 

曾经有幸现场看过一位高人的排盘,他运用梅心易排了个渐进大盘,所谓渐进大盘就是纵向盘,通常占卜人要知道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很深的事情时就必须排渐进大盘,这种排盘的复杂程度远大过素以繁琐著称的“纳甲筮法”排盘,只是这种渐进大盘太伤脑筋耗体力,围棋和国际象棋那种耗脑力的精确计算在它面前那是小巫见大巫了!而且排盘完成后的推盘过程中每个节点的结论是不能写出来只能记在心里,由一个个节点推向另一个个节点,中间最好别停,耗时长的话也许当天三顿饭就别想吃了,这犹如带着饥饿在荒野里黑灯瞎火地摸索前路,既不准带地图,也不准自己画地图,全凭脑力功夫还有过人的天资!

 

现在有些人自称自己会梅花易数,其中太多道听途说半路出家的二杆子愣头青,真会的人顶多也就是占一个简单事情的结果,连节点都远算不上,更别说排盘了!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说梅花易数是唯一独立于《易经》之外的占卜术!

 

 

 

 

如果斑竹或管理员认为此回帖有迷信之嫌,可告知我自己删除,别帮我删,我爱惜自己羽毛的!^_^!

TOP

不值得,但还是值得:

看了你的文章令我眼界开阔不少,如果真的接触过高人的话,可不可以请他帮我们算一下阿翁现在的境况?只是不知道这“梅心易”对于其他时空是否起作用。

期待你的回复。

TOP

跑题了,跑题了,呵呵!

 

一切都有因果缘愿,知道与不知道是一样的结果!

 

就此打住!

 

还是说说传统文化比较好!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不值得,但还是值得在2011-5-5 13:38:31的发言:

跑题了,跑题了,呵呵!

 

一切都有因果缘愿,知道与不知道是一样的结果!

 

就此打住!

 

还是说说传统文化比较好!

哈,南怀瑾先生曾说过,研究《易经》也要适可而止,不然什么都清楚了,人就会觉得生活得没意思。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