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转贴一段文章,送给忆痕,下一贴再讲我要讲的。 “孤标傲世携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似乎永远含泪的黛玉弱柳扶风般的走来了,只为来见一个叫做贾宝玉的人。她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带着它的高逸的才情和真率的性情而来。似乎秉承了李太白的仙骨,黛玉之诗凄清俊逸,风骨超俗。与这样的诗风珠联的只能是细腻真率的性情,与这细腻真率的性情璧合的只能是贾宝玉离经叛道的痴顽。于是宝黛二人演绎了多么生动完美的爱情故事。第十七至十八回黛玉剪荷包,又委曲又赌气,及至最后破啼而笑;还有第二十二回宝玉给史湘云使眼色,本欲避免黛玉和湘云生怨,结果招致两边不讨好。因无依无靠而对自己身份的敏感,因宝玉不解她的心而生的哀怨,因担心宝玉移情她人而生的醋意,在黛玉身上都十分真率的表现了出来,没有一点隐藏,我想这种纯真和简单是为大多数男子所喜爱的。当然,如此的真率不免又有任性、少担待、刻薄之嫌,使一些人望而却步,更不用说去进一步理解她了。进一步,我们分明能看到黛玉与丫环紫娟相处是平等融洽的,紫娟能与黛玉评理,甚至照事理而违背黛玉有时不近情理的指使;黛玉能诲人不倦的教香菱学诗,这里黛玉不也是有担待,能体谅他人的吗?就是与宝钗,由开始的猜忌到后来的互剖金兰语,只要是黛玉认识到自己错了,就会去勇敢的承认并改正。正因为这样,黛玉与宝玉虽常有口角,多次误会,但终归和好,情意更笃,这不唯因宝玉之痴心,亦少不了黛玉之率真。再细细的品察,我们发现黛玉之刻薄任性多是担心宝玉移情所生。譬如史湘云称宝玉“二哥哥,二哥哥”,黛玉就笑讽为“爱哥哥,爱哥哥”,至于与宝钗的嫌隙,更是因为一个宝玉了。试问对于一个处于恋爱中的人来说,这种猜疑不是很正常的吗?更不用说黛玉孤身一人寄居贾府,情钟于宝玉一人了。可以毫无疑问的说:如果让宝黛自由的发展,他们终究会喜结连理的,使他们不能结合的是社会的悲剧。悲剧更衬托出人物的美来,曹雪芹在人物的真实性上,性格的完整性上,言行的生动性上,臻于完美的塑造了林黛玉的形象。另一个便是薛宝钗。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举止娴雅,肌肤丰泽的宝钗款款而来,她似乎从来都那么从容自如,安分随时,难以捉摸。她有知己吗?似乎人人都是知己,而人人又都不是。她喜欢宝玉吗?看不出。如果喜欢,却与宝玉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与她多说一句亲近的话;如果不喜欢,为什么常常往宝玉那里去玩,时不时关心着宝玉?即便是宝钗扪心自问,她可能自己也不知道。也许,她内心世界里有一种矛盾吧?那是什么呢?宝钗从进贾府前就已经是“寡言罕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了,及至劝宝玉读书经世,劝黛玉勿看杂书,我们便看到一个恪守礼教约束的大家闺秀形象。但宝钗毕竟只是十几岁的姑娘,可以说正萌生着爱情的渴望,加上在她生活的圈子里,宝玉是唯一比较伟岸者,同时年轻人的好胜心又驱使她下意识的与黛玉争锋,所以在她内心里含着喜欢宝玉的成分,但这与占她内心绝大部分的礼教约束比起来,又微弱的几乎难以察觉。请看第二十八回,作者写道:“ 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昨儿见元春所赐的东西,独他与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 幸亏宝玉被一个林黛玉缠绵住了,心心念念只记挂着林黛玉,并不理论这事.”宝钗的确是这样想的,她并不知道或者说不愿意承认自己对宝玉的爱意。可没想到这份爱意却在她情急中表现出来。宝玉挨父亲打后,宝钗来看望,作者写道:“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象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 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克制终压制不住内心萌动的爱意。至此宝钗对宝玉心意已明,用一句话说就是:有意无意间。而这正源于宝钗内心中礼教约束思想与年轻人爱的渴求的冲突。本着这一点去看待关于宝钗的其他事就很清楚了。滴翠亭宝钗嫁祸黛玉一事并不是宝钗有什么阴险的心机,实是因与黛玉有意无意的争锋,下意识的就提到黛玉了.其他如对待金钏和柳湘莲之死冷漠,实在是礼教思想压制了同情的天性。最后宝钗成了宝二奶奶,似乎是:“凭借力,上青云”了,实是有意无意间,决不是什么处心积虑。何况最终宝钗与宝玉的成婚同样也是悲剧。悲剧更衬托出人物的美来,在人物的真实性上,性格的完整性上,言行的生动性上,曹雪芹同样臻于完美的塑造了薛宝钗的形象。 |